【香港專線物流】近日,國家留學基金委公佈2021年“促進與俄烏白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獲資助名單,我校機電工程學院李偉教授申報的“中俄機械工程領域專業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儲運與建築工程學院劉剛教授申報的“中俄油氣儲運工程領域專業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獲批,項目資助期限為三年(2021-2023年)。截至目前,我校共有4個“促進與俄烏白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獲國家資助。
中俄機械工程領域專業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旨在通過與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機械工程、智能製造工程等機械類專業,特別是本研一體班培養方案有機結合,全方位提高機械類專業本科、研究生及本研一體班的國際化水平。在我校與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之間形成協同創新中心,多方聯合開展碩士培養和科研人員交流,探索形成深度人才聯合培養機制。項目每年選派33名優秀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師赴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學習交流。
中俄油氣儲運工程領域專業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旨在進一步深化油氣儲運與新能源儲運的科研交叉領域,以油氣儲運工程、力學、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為培養對象,培養掌握油氣儲運工程先進理論和技術、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複合型人才,提高油氣儲運工程學科的國際影響力,為保障油氣儲運行業安全生產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術儲備。項目每年選派20名優秀本科生赴俄羅斯古勃金大學、烏法國立石油技術大學學習交流。
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與俄羅斯高校間的學術交流、科研合作、學生互換,2016年加入中俄工科大學聯盟(ASRTU)。截至目前,已與俄羅斯古勃金大學、烏法國立石油技術大學、別爾哥羅德國立大學、彼爾姆國立科研理工大學、彼爾姆國立大學、聖彼得堡國立礦業大學、莫斯科國立礦業大學、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喀山聯邦大學、託姆斯克國立大學等17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開展師生實質性交流合作,累計派出國家公派、聯合培養等各類學生459人。